5月17日,全國雜交小麥學術研討會在鄧州市召開。研討會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鄧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此次研討會是京鄧協作的又一碩果,今年1月,全國首個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在鄧州開工建設。鄧州市是全國50個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有耕地244萬畝,每年繁育良種5000萬公斤,建立了良種繁育、良種推廣、質量檢測、倉儲加工四大體系,具有輻射全國各主要麥區的潛力。
中國二系雜交小麥作為我國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由北京農林科學院研發,實踐證實,雜交小麥在豐產、節水、抗旱、耐瘠薄等方面綜合優勢明顯,與常規小麥相比,可增產20%以上,節水30%-50%。此成果正快速走向大面積生產,并得到了國家領導和有關部委及北京市的高度重視,在鄧州建立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對加速推進我國雜交小麥種業發展和京鄧農業科技全面深入合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國家雜交小麥項目(鄧州)產業化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包括120畝科研中心和種子加工檢測中心,310畝基因資源圃和育種站,1萬畝雜交小麥種子生產示范區。到2018年12月可初步建成,預計2020年可形成年生產與加工1500萬公斤小麥雜交種的能力,可為小麥糧食生產提供約200萬畝的優質種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趙春江,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許為鋼,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小麥中心研究員趙昌平等全國20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60余名知名專家教授出席研討會。科技部、農業農村工作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與會專家圍繞《油菜雜種優勢利用與思考》、《新一代雜交小麥育種技術》、《育種信息化技術研究與應用》、《對黃淮南片小麥育種攻關點的思考》、《我國雜交小麥研究現狀與思考》、《“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進展及管理思考》、《中國雜交小麥研究歷程與展望》、《小麥DH技術及其在雜交小麥育種上的應用》、《雜交小麥產業化進展與展望》、《四川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簡況》、《小分子RNA參與調控小麥花藥敗育的分子機理研究》、《小麥溫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與功能鑒定》、《藍粒兩系法雜交小麥系統構建與應用》、《小麥DNA指紋檢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五糧液升級建設釀酒專用糧基地,助力鄉村振興》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5月17日上午,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研發中心舉行奠基儀式。科研中心是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的主體建筑內容,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包含種質資源利用與基因挖掘綜合實驗室、科研人員辦公室及科普展示廳等內容,項目建成后將使我國雜交小麥基因資源挖掘和品種選育等領域的研發水平得到顯著提升。